东丽法院关于2020年以来
开展农民工工作相关情况的报告
近年来,东丽法院始终坚持公正司法、司法为民主线,高度重视涉农民工案件审执工作,建立“快立、快审、快结、快执”审执模式,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,让农民工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。
一、基本情况
2020年以来,我院共受理涉农民工案件70余件,结案标的约150万元,案由主要涉及劳务合同纠纷。其中判决结案约占18%,调解结案约占23%,撤诉结案约占41%,其他方式结案约占18%。
二、工作举措
一是提高思想认识,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。坚持“及时立案、及时执行、及时发放案款”的“三及时”原则,积极推进涉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审判执行工作。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,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重大敏感案件、群体性案件及存在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案件,由院庭长标记监督,全面督办,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区委政法委报告,并向信访维稳部门说明情况,及时做好稳控工作,防范引发群体性事件。
二是公正高效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。对案件事实清楚、法律关系明确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这劳务报酬纠纷,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速裁程序,提高审判效率。对适合以调解方式处理的案件,综合运用诉前调解、律师调解等多种方式,督促企业及时依法履行法律义务。
三是加大对涉农民工案件的执行力度。开通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立案通道,优先执行涉农民工工资案件,对执行到位的款物,优化审批发放手续,保障农民工及时、足额领取。对于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、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被执行人,依法予以执行强制措施。对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,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,及时对农民工进行司法救助。
四是持续加大宣传力度。充分运用各类宣传手段,加大典型案例宣传,督促企业依法履行支付劳动报酬义务,教育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尤其在《民法典》颁布以后,我院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,定期推送权威解读、条文解析、问答服务等相关内容。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,我院坚持开门高整顿的工作思路,主动延伸司法职能,深入基层、社区、学校等,开展普法宣传,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。
三、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
目前,审判、执行实践中,涉农民工案件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强。农民工大多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,其教育文化程度无法同城镇职工相比,大部分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,维权意识和证据意识比较差;二是部分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兑现拖欠工资困难,如果单纯采用扣押、冻结、拍卖等方式,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;三是农民工与企业对抗情绪普遍较为激烈,如果企业存在恶意转移资产等情况,有可能引发农民工群体上访闹事,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。
在下一步工作中,我院将采取以下工作思路:
一是加强法治宣传。加强宣传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,加大对重大典型案例的挖掘和宣传,强化对保护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政策解读力度,最大限度提高法治宣传的效果。在宣传媒介上,进一步加大两微一端的推广程度,营造全社会关心、支持农民工的浓厚氛围。
二是完善执行举措。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,加大执行力度,通过报纸、电视、网络的各种形式,加大曝光力度,涉嫌犯罪的,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,坚决打击逃避、规避执行行为。此外,定期开展专项执行行动,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工胜诉权益。
三是强化协调联动。增进与行业协会、工会等组织机构的沟通协调,加强与人力社保、公安机关、住建部门等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,建立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。